返回

他从硝烟处走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新的侦察大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时战士们都上司务长那领回个人作战装备,有全棉军装防火,钢板胶鞋防竹签,防毒面具,背囊吊床,毛毯,绑腿布条,急救包,还有一块墨绿色塑料布,可以当雨衣,也可以铺地上防潮休息。

    在临训的村子外面三团在指定的区域内安顿下来。当夜幕降临,第二天破晓的曙光中,尖锐的紧急集合哨声响彻云霄,战士们迅速整理行囊,跑步集合,开始了战前的训练。

    战士们身上的武装装备重压如山,腿上和肘部绑着沙袋。每天的越野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包括5公里全副武装跑、投掷手榴弹、俯卧撑、骑马步和砖推等。擒拿格斗、武装泅渡和潜伏等技能也必须熟练掌握。训练强度之大,以至于几天之内,一套军服就会被磨破,身体和腿上满是伤痕。

    同时政工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其中包括宣讲俘虏政策,规定抓到一个俘虏可以立三等功,抓到两个俘虏可以获得二等功,抓到三个俘虏则是一等功。同时,也请了当地会Y国语言的人教授战士们怎么在战场喊话,“缴枪不杀!举起手来!我们宽大、优待俘虏!”等口号在响彻云空军乐声中响起,让原本恐惧的士兵心理逐渐平静下来。

    侦察连不但增添了很多的训练项目,更为主要的是还给配备了两名精通Y国语言的老师更加系统的学习Y国话,毕竟侦察连是要深入敌后的,抓舌头、搞渗透等等,要是仅仅就会几句缴枪不杀那可不行。

    要说搞个刺杀、搏斗什么的,那侦察连的人谁也不含糊,可要是让他们跟着学习一种他们谁也没有接触过的语言那简直是要他们的命,唯一不打怵的是刘东,他在侦察连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高中毕业生,虽然在学校的时候学的是英语,但一点也不影响他对第二种外语的接收能力。

    Y国语和棒子话、岛国话一样都受汉语的深远影响,属于汉藏语系其发音类似于古汉语中的古音,所以对刘东来说学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仅仅过了三天,侦察连正在训练场上玩命的训练着,团长马云飞的吉普车疾驰而来,后面还跟着几辆军卡。

    满是灰尘的马云飞从车上下来,连长向阳飞快的跑了过去刚要进行报告。

    没想到马云飞摆了摆手说“非常时期,没那么多讲究了,让战士们停止训练,我有事情要宣布。

    “是”向阳敬礼转身离去。

    尖锐的集合哨声响起,侦察连的战士们迅速的整队完毕。

    马云飞一脸严肃的站在队前说道“经师党委研究决定,团属侦察连与二团、三团侦察连以及师直属特务营共同组建成新的侦察大队,直接归属师作战司令部指挥,下面大家马上收拾物品,10分钟后蹬车赶赴新的训练场地。

    晃晃悠悠的军车上众人的神态颇为紧张,谁也不知道我们究竟坐了多长时间的车,只知道一路颠簸,晃得很多的人开始晕车,趴在后箱板上哇哇的吐着。

    终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下车了,刘东知道,他们已经到达了边境线。天空弥漫着小雨,侦察连的战士们都听见了象征着战争的一声声炮弹声。说实话这种情景,刘东要说自己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时候虽然有点害怕,但是内心却没有感觉到恐惧。也就是说,在思想上是比较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知道自己将要去做什么,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刘东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下了车后还要步行一段时间,部队正式越过边境入境Y国,走在崎岖的小路上,“轰轰”的几声炮响。

    “卧倒”向阳在第一时间向部队发出了警报声,战士们迅速朝路两旁扑去,纷纷找东西做掩护。侦察连遭遇了Y军坦克的伏击,坦克的炮声响后,一块尖锐的弹片划过了二班一个老兵的脖子,顿时间,老兵脖子部位的血液往上至少喷的有七八公分高,两侧的血液至少喷出去有一米多远,溅了趴在一旁的刘东满身鲜血,这是他入战场以来,看见的第一位牺牲的战友。

    血淋淋的死亡造成的心里威慑,让许多新兵都蒙了,尤其是黄大刚,直观感受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膝盖已经不在腿上,无法往前动弹半步,吓得他的心脏突突直跳,牙齿不由自主的上下咯噔咯噔咯噔的响,而六班的一个战士直接吓得瘫软在地,两名战友过去搀扶他都起不来。要说当时的情景不吓人,那肯定是谎话。虽然连长向阳命令部队立刻撤离,但是有的人双腿发软,真的走不动了。

    走不动也得走,部队要迅速的脱离战斗区域赶赴到集训地,带队的一名干部带领部队走过一段崎岖的小路后沿着Y南的公路前行,又经过一段时间后,选择了一条小路向山上进发。在小路与公路的交汇处,刘东发现了白石灰箭头的标记,然而,随着路程的深入,路面上的石灰箭头消失了,小路变得越来越窄,山势也愈发陡峭,仿佛他们正在进入一个无路可通的山谷。

    夜幕降临,周围一片漆黑。前方传来命令就地过夜。由于禁止生火,大家只能依靠自带的压缩饼干作为晚餐。尽管命令禁止脱掉衣服和钢板胶鞋,但战士们还是紧紧依偎在一起,背靠背地坐在地上。此时,依稀可以听到零星的枪

第34章 新的侦察大队(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